基于大眾審美和市場需求,越來越多終端產品的屏占比指標日益加重,各種“窄邊框”、“超窄邊框”、“無邊框”概念也在行業中風靡,消費者對其追求絲毫不亞于金屬和玻璃機身。
然而,受制于目前液晶以及結構技術的限制,真正的無邊框手機在工業設計中實現難度,距離普及還有很大一段距離。
相比之下,“窄邊框”、“超窄邊框”技術無論是結構的穩定性還是體驗上并不遜色。而該技術得益于這兩年在終端產品上的廣泛使用,相對曲面屏技術來說已經非常成熟。
話雖如此,但在超窄邊框生產中仍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。
《手機報》日前在對深圳奧坤鑫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奧坤鑫”)技術總監畢學謙進行采訪時,了解到:由于這項技術是在盡最大可能縮窄邊框,TP模組與手機外殼的熱熔膠粘結面也就更小(寬度小于1mm),這也使得生產過程中出現粘合不良、溢膠、熱熔膠展開不均勻等問題。
值得一提的是,奧坤鑫為這些同時困擾模組廠和終端廠的問題找到了解決之道。
憑借多年來一直專注于等離子體技術的研發制造,奧坤鑫成功將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技術運用在上述提到的TP模組與手機外殼貼合制程中,而事實也證明,經過等離子體進行表面處理之后確實有極大改善。
畢學謙對《手機報》介紹道:“在處理過程中,等離子體與材料表面發生微觀的物理及化學反應(作用深度僅約幾十到幾百納米,不影響材料本身特性)而使材料表面能得到極大提高,可達50-60達因(處理前一般為30-40達因),從而使得產品與膠水粘附力顯著增大。
今次在奧坤鑫工作車間內,筆者看到了型號為OKSUN AJP-1K-02的等離子體表面處理設備。據悉,這款設備目前已經在華為、三星、LG、OPPO、TCL、富士康等廠商均有使用。
(OKSUN AJP-1K-02等離子體表面處理設備)
據筆者了解,經過等離子體處理后的TP模組表現出以下優點:
1、表面活性增強,與外殼粘結更加牢固,避免脫膠問題;
2、熱熔膠展開均勻,形成連續膠面,TP與外殼之間無縫隙存在;
3、因表面能的增大,熱熔膠可以展開更薄而不減小粘附力,此時可以減少涂膠量,降低成本(約可節約1/3用膠量)。
另外,與同類設備相比,此款等離子體表面處理設備在處理過程中的優勢也更明顯。
“首先,等離子體火焰寬度更小,最小僅2mm,不影響其它不需處理的區域,減少意外情況發生;其次,溫度更低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,等離子體火焰溫度約40-50℃,遠低于行業內同類設備(約80-130℃),不會對反光膜、LCD及TP表面造成高溫損傷;再者,此設備采用較低電勢放電結構,火焰呈電中性,不損傷TP及LCD功能,產品經過連續十次處理,TP容值及顯示性能不受影響。”畢學謙對筆者介紹道。
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,終端廠商每推出一款產品必然都是在過去的基礎上追求精益求精。而對于模組廠來說,雖然在傳統制程中使用的不同工藝能夠完成同樣的作業,但筆者認為,通過不斷完善制程,最終實現產品良率整體提升才應該是最終目的。
微信掃碼咨詢
微信掃碼咨詢